全面科普:如何预防口腔常见疾病
一口健康的牙齿,不仅关乎品味美食的乐趣,更是我们自信微笑和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。龋病和牙周病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两种口腔疾病,但好消息是,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预防的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“小毛病”,并学会如何将它们拒之门外。
1. 精准清洁,从“齿”开始:
· 巴氏刷牙法: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,对准牙齿与牙龈交界处,小幅度水平震颤,每次刷2-3颗牙,确保每个牙面(外侧、内侧、咀嚼面)都刷到。切忌“拉大锯”式横刷。
· 每天两次,每次两分钟:早晚刷牙,晚上睡前刷牙尤为重要,因为夜间唾液分泌减少,口腔自洁能力变差。
· 使用含氟牙膏:氟化物能增强牙齿珐琅质的抗酸能力,促进早期龋损的再矿化,是预防蛀牙的“金牌卫士”。
2. 清洁“隐秘的角落”——牙缝:
· 牙刷刷毛无法有效清洁牙缝,这里是蛀牙的高发区。
· 牙线: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,彻底刮除牙邻面的菌斑。
· 牙缝刷:对于牙缝较大的人,牙缝刷是更高效的选择。
3. “管住嘴”是关键:
· 控制糖分摄入:减少碳酸饮料、糖果、糕点等含糖食品的摄入频率。
· 避免“细水长流”:集中时间吃甜食,比全天断断续续地吃对牙齿的伤害更小。吃完后最好漱口。
· 多吃“护牙食品”:富含纤维的蔬菜(如芹菜)有助于清洁牙齿;奶酪、牛奶等富含钙和磷,有助于牙齿再矿化。
4. 定期涂氟与窝沟封闭:
· 涂氟:尤其是儿童,定期由牙医进行专业涂氟,能为牙齿穿上更坚固的“防护衣”。
· 窝沟封闭:在牙齿(主要是后磨牙)咀嚼面的点隙裂沟处涂布一层树脂材料,形成保护性屏障,是预防儿童恒磨牙蛀牙的有效手段。
1. 彻底清除牙菌斑:坚持使用巴氏刷牙法和牙线/牙缝刷,不让菌斑有钙化成牙石的机会。牙石是菌斑的“堡垒”,只能通过专业洗牙去除。
2. 关注牙龈健康信号:如果刷牙时牙龈出血,这不是“上火”,而是牙龈炎的典型信号。此时更应认真清洁,而非逃避。如果持续出血,应及早就医。
3. 定期专业洁治(洗牙):即使日常清洁再到位,也难免有死角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洗牙,彻底清除日常刷牙无法去除的牙结石和菌斑,这是预防牙周炎最有效的方法。
4. 戒烟:吸烟是牙周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,它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,并降低治疗效果。
1· 口腔异味(口臭):大部分(80%-90%)源于口腔内问题,如深厚的舌苔、牙周炎、蛀牙洞内食物残留腐败等。坚持有效刷牙、清洁舌苔、治疗相关口腔疾病是根本解决方法。
2· 口腔溃疡:病因复杂,与免疫、压力、营养(如缺乏维生素B族、锌)、创伤等有关。预防应注意均衡饮食,规律作息,减轻压力,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损伤黏膜。
3· 牙齿敏感:表现为牙齿遇到冷、热、酸、甜刺激时产生酸痛。多由牙龈萎缩、牙齿磨损、楔状缺损等导致牙本质暴露引起。使用抗敏感牙膏,避免过度用力横刷,治疗相关牙病是应对之道。
爱牙热线:0579-82516666
手机访问
微信客服
微信公众号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