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馨园口腔医院 > 知识问答 > 美容与修复

正畸矫治过程中如何预防龋病?

错‘牙合’畸形是青少年常见的口腔疾病。

正畸矫治需长期佩戴矫治装置,妨碍了刷牙和咀嚼运动、唾液流动等洁齿作用,因此正畸患者龋易感性增加。

托槽周围白垩斑和牙颈部龋是最常见的与正畸治疗相关的龋病。

有研究报道,经过传统正畸矫治后有高达50%患者托槽周围出现白垩斑(即不同程度浅龋),可见正畸矫治是龋病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,因此正畸过程中如何预防龋病至关重要。

 

以下我们将从正畸矫治各阶段如何预防龋病进行阐述,希望引起广大正畸患者和家长的重视。

(一)戴矫治器前

患者及家长要较好掌握防龋的常识,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,使之更加符合防龋的要求。包括:早晚刷牙,正确刷牙,使用含氟牙膏,进行必要的窝沟封闭,少吃甜食,少喝碳酸饮料等。由于戴矫治器后口腔卫生维护难度较大,矫治前口腔卫生较差的患者,应进行正确刷牙等维护口腔卫生的训练,待口腔卫生好转后才进行正畸治疗,年龄较小的患者需有家长协助。

牙菌斑或牙结石较多的患者,在矫治前应进行龈上洁治必要时做龈下刮治,去除所有可见菌斑,否则戴矫治器后很难清洁已存在的菌斑,长此以往容易发生龋病。矫治前患者应将所有的龋齿进行充填,尤其是邻面龋和唇颊面龋,戴上矫治器后邻面和唇颊面是最难清洁的部位,如已有龋损未行治疗,则正畸过程中龋病的进展可能加速。

 

(二)戴矫治器期间

随着科技进步,现代矫治技术较多融入防龋的理念。例如,自锁托槽表面光滑,各角度呈圆弧形,使得细菌不易黏附;粘结剂中加入防龋成分;佩戴隐形矫治器,可以取下来刷牙等。尽管如此,在矫治过程中患者的配合仍然是防龋的关键。

戴矫治器后,患者应携带牙刷、牙膏、牙线,每餐后进行刷牙、使用牙线。尽量少吃零食,吃零食后应及时刷牙或漱口。刷牙用普通牙刷和正畸患者专用牙刷都可以。正畸患者可以采用多种刷牙方式,包括水平颤动拂刷、圆弧刷牙法等,托槽周围及牙邻面为最难也是最需要清洁的部位,每个牙面都应刷到位。

活动式矫治器虽可取下,但佩戴时间长了以后矫治器表面也会形成大量牙菌斑,与牙面接触将增加患龋风险。因此,戴活动式矫治器的患者还应注意及时清洁活动矫治器。而佩戴固定式功能矫治器的患者,所佩戴装置复杂,需在口腔内置留半年以上,食物残渣、菌斑等极易聚集,除了刷牙、使用牙线,也可借助冲洗器进行冲洗

氟能促进牙釉质再矿化,预防龋病。正畸患者应注重氟化物的使用,除了刷牙时使用含氟化物(如氟化钠、氟化亚锡)的牙膏,还可以在家里使用超市购买的含氟漱口水,根据说明使用。戴上矫治器后可在医院由医生给全口牙齿涂布含氟涂料,每半年一次,直至正畸结束。

 

(三)拆除矫治器后

拆除矫治器后,医生常规建议患者佩戴保持器三年以上或永久佩戴。一副保持器经常需使用几年,做好保持器的清洁对龋病的预防非常重要。患者每餐后应刷牙漱口后再戴保持器,每晚须用牙刷清洁保持器。保持器不戴时放置在清水中,不宜用酒精或其他化学试剂浸泡。

 

 

成功的正畸矫正

不仅要恢复咬合功能和改善颜面美观,还需要在矫治后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。因此在矫治过程中,患者和儿童家长需要持之以恒的配合,以及在正畸治疗结束后展现出自信迷人的微笑